
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二十余年繁荣之后,正步入一个深度调整期。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,楼市整体呈现“量价齐跌”的颓势。数据显示,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11.17亿平方米配资炒股免费开户,同比大幅下降8.5%,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新低。与此同时,销售额也遭遇滑铁卢,全年商品房销售额约11.66万亿元,同比下降6.5%,跌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二手房市场同样不容乐观,2023年12月,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已跌至15034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3.66%,且已连续十个月呈现下滑趋势。
早在数年前,地产界大佬王健林便已洞察到这一趋势。早在2018年,他就曾预言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能够保持超过五十年的持续繁荣,通常在二十多年后就会达到饱和状态,无论是住房总量还是购买力,都将接近顶峰,开发空间日益萎缩。
事实上,自1998年房改启动,至2021年下半年房价出现拐点,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。如今,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,居民负债率也已超过70%。部分开发商由于前期过度扩张,面临债务违约甚至烂尾楼的困境,大多数房企开始收缩投资规模,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调整趋势已然形成。
展开剩余69%那么,在楼市调整的大背景下,对于不同类型的家庭,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?对于仅拥有一套自住房的家庭而言,由于房屋主要用于居住,市场波动对其影响相对有限。然而,对于拥有两套或更多房产的家庭来说,未来几年可能面临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:
首先,房产价值面临持续缩水的风险。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,房价调整趋势日益明显。最初,房价下跌主要集中在环京三四线城市,如涿州、大厂、香河等地,随后逐渐蔓延至郑州、石家庄、天津等二线城市。进入2023年,即使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城市,房价也开始出现松动。以寸土寸金的上海为例,市中心区域的房价在2023年的平均跌幅高达20?0%。可以预见,未来持有大量房产的家庭,将不得不面对资产缩水的困境。
其次,二手房变现难度日益加大。在三四线城市,由于房价持续下跌以及人口外流,二手房市场早已陷入“有价无市”的窘境,想要出售多余房产往往难以找到买家。即使在一线城市,由于二手房挂牌数量激增,出售房产也变得更加困难。唯有大幅降价,动辄几十万,才有可能吸引买家。随着未来一线城市房价的进一步下跌,二手房出售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。因此,对于拥有两套或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,在二手房市场尚未全面崩盘,且政府救市政策仍在出台之际,应抓住时机,尽快将多余房产变现,以免错失良机,后悔莫及。
再次,持有成本不断攀升。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而言,其最初的投资目的往往是期望房价能够持续上涨,以获取投资收益。然而,随着房价上涨势头的停止,房产的赚钱效应也逐渐消失。与此同时,持有这些房产的家庭,每月需要承担的物业费、取暖费、维修基金等费用,远高于仅拥有一套房产的家庭。更何况,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,物业费等费用也在逐年增加。在房价停滞不涨的情况下,多套房产家庭将面临持有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。
最后,偿还房贷的压力日益增大。
发布于:江西省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